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自年全球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目前已造成万人感染,逾万人死亡。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如果检查结果出来,确诊为HIV感染者。对于谈“艾”色变的人们,这个消息无疑是极坏的,让人难以接受。
一位艾滋病患者说,害怕、恐惧、想过去死。另一位艾滋病患者说,那时候他在海南,给他老婆打电话说他得了绝症了,老婆说回来吧,他说就不回去了吧。对于艾滋病,他们曾认为是个遥不可及的事,对于这个病的理解的也相对浅薄。据介绍,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会立即发病,要经过很长的病毒携带期,即潜伏期。潜伏期短至数月,长达20年,平均7-10年。70%左右的感染者在感染病毒后6天到6周内常有急性症状,如流行性感冒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寒战、咽喉肿疼、关节肌肉疼痛等。一旦发病,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症状都可能出现。
不过,随着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政策的不断完善提升,艾滋病免费治疗也门槛不断降低。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爱心志愿者对感染者帮助很大,让他们的病情得到控制,对艾滋病也有了新的认识。
这位艾滋病患者说,艾滋病对于正常人的话,不会很恐怖,艾滋病人携带的病人不会通过接触就会传染的。有的艾滋病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后,还积极参与到爱心志愿者队伍当中。
记者:你参加志愿者多久了
艾滋病患者:两年了
记者:为什么参加?
艾滋病患者:有些人得了这个病就自暴自弃了,他做的能让他们病人得到快乐,得到健康,让家庭回到正常。
艾滋病患者:乐观向上的心态,让他们也感受到活着真好。
据介绍,如果不发生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机会性感染,大多数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几乎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因此,一般的公众完全没有理由“谈艾色变”。另外,艾滋病主要有三大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据德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艾滋病感染者中七成是“男同”。
世界艾滋病日的前夕,德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走上城市街头,宣传艾滋病的防控知识。昨日下午,德城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还走了进华宇学院,号召在校学生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充分了解了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技巧,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教育意义。德城区防疫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来说学校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地点我们加强学校的教育学校艾滋病发病数量呈现逐年递年德城区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随着对高危人群动员检测力度的加大和市民主动检测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医疗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艾滋病主动检测,每年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量明显增加,按现住址报告的德城区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男性占93.9%,女性占6.1%,男女之比15.4:1。
德城区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胡玉宏说,这些年对于艾滋病疫情的检测来看呢,整个德城区还是处于低发的状态,但是出现了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的趋势,从感染途径上来讲呢,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在性接触传播当中又以男男性接触传播为主。
艾滋病感染者中有72.8%是经男男性接触感染,男男性接触感染是异性性接触感染的约4倍。感染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且新发疫情的年龄结构越来趋于年轻化,年轻女性感染比例出现上升趋势并导致二代传播。德城区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胡玉宏告诉记者,青年学生当中和老年人当中,检查出来的患有艾滋病的比较多一点,在整个年龄结构上来讲,以22-45岁为主。
根据德城区防治现状和疫情情况,目前确定了以“青少年艾滋病宣传教育”、“重点人群高危行为干预”、“艾滋病防治纳入公共卫生宣传体系”作为德城区艾滋病防治“一地一策”工作模式,下一步,德城区防艾委成员单位将会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干预力度,做好流动人口、青少年、流动妇女、羁押监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防治宣传,着力推进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人群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提高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率,全面落实综合干预措施,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几率。德城区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胡玉宏说,高危人群早检查,如果没在发病前用药控制,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几乎不受影响。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长期坚持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