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睾丸的显微镜图像。
被称为“细胞发电厂”的线粒体是独立于细胞核的细胞器,有着自己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线粒体DNA突变可导致男性不育。
日前,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学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forBiologyofAgeing,Cologne)的科学家发现,增加睾丸中线粒体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数量,可能有助治疗男性不育。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CellMetabolism》杂志上。
小鼠体内发生突变的线粒体DNA越多,产生的精子数量越少,精子的活力也越差。研究人员以这些线粒体DNA发生突变的小鼠为研究对象,增加它们睾丸中线粒体DNA(包括突变与未突变的线粒体DNA)的数量,结果发现,小鼠的睾丸功能和精子质量均得到改善。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小鼠睾丸中突变与未突变的线粒体DNA比例并没有变化,但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未突变线粒体DNA的绝对数量足以恢复线粒体功能,提高精子质量。
研究人员接下来将寻找能够刺激睾丸产生更多线粒体DNA的药物,希望以此治疗因线粒体DNA突变而不育的男性患者。
原文检索:IncreasedTotalmtDNACopyNumberCuresMaleInfertilityDespiteUnalteredmtDNAMutationLoad
来源:bio
会议推荐
(第九届)干细胞国际研讨会(9.8-9深圳)
代谢组学与转化医学研讨会(9.8-9苏州)
中国医药创新高峰论坛(9.9-10重庆)
第二届国际创新药产业高峰论坛(9.21-22上海)
国际生物医药创新(杭州)峰会(9.22-23杭州)
(第二届)癌症、炎症与免疫研讨会(9.22-23上海)
第三届亚太智慧医疗产业高峰论坛暨博览会(10.16-18上海)
西安第一届转化医学峰会(10.20-22西安)
年第二届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12.1-3上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