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拍打手臂上的一条线,好比吃人参

刘军连怎么挂号 http://m.39.net/news/a_9360620.html

心本属火,故夏季高温暑热会加重心脏负担,对心脏是个大威胁。每到夏季,给心脏减负尤为重要。

《灵枢·经脉》:“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在许多人看来最好的强心药是服用人参,其实中医看来,强心效果最好的,是按摩或敲打手臂上的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心包经。

为什么拍打这条经络线,好比吃人参呢?

因为按摩心包经与服用人参有着相类似的作用,甚至是有更好的效果。与其常进补服用人参,还不如每天按摩心包经更有益处。

心包经主要有如下九个穴位,依照运行的线路依次为:天池、天泉、曲泽、郗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拍打心包经,好比吃人参!

心包经在人体12经络之一,中医称其为“救命的心包经”。经常按摩心包经,可有效消除心脏外部的心包积液,解除心脏所受不必要的压迫,使心脏的功能正常得到发挥,有能力将血液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将堆积的废物带走。

另外,由于心脏病等引起的突然昏厥,“郗门穴”可作为急救。此外,经常按摩劳宫穴也可有效预防心脏疾病。1、拍心包经可化解心郁

拍心包经先要掐住腋窝下的极泉穴,极泉穴为心经上的穴位,是解郁的大穴。如果人经常郁闷,就可能在腋窝下长出一个包,这是心气被郁滞的象。把极泉穴弹拨开了以后,就能逐渐化解了包。

如何衡量是否弹拨到了极泉穴呢?当我们弹拨腋窝下的一根大筋的时候,出现无名指和小指发麻的情况,就是弹拨对了。然后在这里多弹拨几下,同时用空拳沿着手臂的中线慢慢地拍下来,就能够化解心郁。2、拍心包补脾气,提高免疫力

从中医五行理论,心属火,脾主土,火能生土,心脏的能力提升,必定能够提升脾脏的能力。由于心包经的通畅,能使心脏发挥正常功能,间接提升了脾脏的能力。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按摩心包经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多数疾病,按摩这条经络都能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3、拍心包可以减肥

心包在中医里是一个独立的经络,许多病症都和这个经络有关。从解剖学来看,心包是心脏外部的一层薄膜,和心脏之间有部份体液,做为心脏和这层膜之间互动时的润滑剂。

在某些情形下,会使这些体液增加,使得心脏的活动受到影响,心脏泵血的能力也就减弱了。供给到皮下的血液也相对的减少,是肥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按摩这个经络是减肥最重要的工作。

4、拍心包可帮助退烧

心包积液的形成,主要是身体中出现了疾病,脾脏将主要能力用来和疾病对抗,就将运水的工作暂时搁置下来,心包中的废水就积了下来。

由于人体多数的维修工作都在夜间睡眠时进行,因此,多数的积液情形会出现在早上,通常到下午就会退去。

但是当疾病严重时,人体会不停的和疾病对抗,这时积液就会长时间不退,使得心脏的机能减低,脾脏对抗疾病的能力也跟着下降,进一步恶化心包积液的情形,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体会和疾病形成对峙的局面,就出现发烧的症状。

这时人为的按摩心包经可以快速将心脏中的积液排除,提升心脏的能力,帮助脾脏打赢这场战争,烧就退了。因此,按摩心包经也是退烧的最好方法。

虽然整条经络的按摩,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并不能坐下来好好的按摩,尤其是身体又正好有不舒服,例如,晕车或晕船时,或平常突然感到胸闷、气喘不过来,手脚无力等,只需要按摩胸口任脉的膻中穴,就能很快使症状得到缓解。

三伏天里,请多拍拍这5个地方,养心祛湿排毒提高免疫力!

三伏天是高温病多发的季节,拍打下面的5个地方能预防“夏季高温病”,这5个地方分别是:

1、腋窝

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2、腘窝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有良好作用,夏季拍打委中穴还有很好的祛湿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3、肚脐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次。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

4、肘窝

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揉可起到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祛心火的作用。

在中医上,古人认为心肺之邪留于两肘。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脏与肺,引发这两个脏器的疾病所谓肺主皮毛,所以皮肤发痒,身上脸上长痘,在我们看来,是“火气、热气”,但实际上,就是肺经不通,肺受到伤害。

肘窝部分还藏着两个重要的穴位,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尺泽穴清宣肺气、泻火降逆,曲泽穴降逆镇惊、泄热、宁心,所以拍打肘窝使淤邪散开,正气自复,肺经心经一通,自然就没有皮痒,长痘之类的毛病了。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

5、腰骶窝

腰骶窝,俗称“腰眼”,是人体腰骶部的一个凹陷。腰骶部承受着整个上身的重量,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会因腰骶部的劳损而出现腰疼等症状。

按摩方法:腰骶窝有疏松筋骨、消除疲劳的效果。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腰骶部5~10次。或者站位,双手虚握成拳,以手背敲打腰眼穴。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使用强刺激的拍打法。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shibuluo.net/nbxm/8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