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紫牛新闻」
22日,扬州非遗集聚区附近,该市教育资源集聚地段、文旅中心地带、城区核心地块,迎来GZ地块和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开工仪式。据悉,该地块将建设扬州文旅标志性建筑,成为扬州旅游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和扬州非遗文化传承高地。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已有多年历史
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继业说,选择在这数九寒天第一九奠基,不仅为庆祝运河文投集团成立一周年,更为赋予该项目美好的寓意——在孕育希望的冬天拥抱大有希望的春天。GZ地块暨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项目的开工,标志着集团所属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发展开启新篇章,标志着世界非遗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迈入新阶段,标志着集团在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项目建设中迎来新突破。
奠基仪式
记者了解到,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已有多年历史,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等材料刷印,最终装订成书籍等信息载体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它的发明和运用,记录和传播了人类社会的思想、知识和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年,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3名、市级传承人12名。
破土动工
广陵古籍刻印社是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扬州是我国历代印刷中心之一,有悠久的雕版印刷历史和完善的雕版印刷技艺传承脉络。清代,扬州雕版印刷达到了鼎盛,雕刻了包括《全唐诗》在内的一大批古籍图书,享誉全国。为更好保护传承雕版印刷技艺,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从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队伍中选择代表性传承人,对雕版印刷技艺进行口述建档,纪录跟拍。雕版印刷技艺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选材、制版、写样、雕刻、打样、刷印、装订等30余道工序。整个工艺流程中,“写样”“雕刻”和“刷印”环节涉及该技艺的核心技术,整套工艺至少由6到7个人合作完成。经手传心授,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世代相传,存续至今。目前该项技艺的传承单位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依然完整保留传承这项技艺。
印刷博物馆效果图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社长聂正群介绍,雕版印刷出现于唐代,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清代,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广陵古籍刻印社是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完整保存着全套古籍雕版印刷、活字制作、线装书装订等工艺流程。目前,雕版印刷技艺仍然在为当代社会生活服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在中国古籍翻印、传统版画印刷、传统装帧形式的现代书籍印刷以及博物馆珍贵古籍的复制等方面大显身手。
俯瞰效果图
走进广陵古籍刻印社,现场几位工匠演示着写样、雕版、刷版等雕版印刷环节技艺。一位师傅告诉记者,雕版印刷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最后装订成册的特殊技艺。其中饾版印刷等技艺历经千年传承,现代印刷技术也无法仿效。
通讯员运投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陈咏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