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隔壁刚结婚的维迦很担心的问了我一句,“我老婆乳房有肿块,这算不算乳房疾病诶???”
果然随着人们对美和健康的逐渐重视,我们也愈发地注重身体的自检和管理。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女性乳房肿块的问题,解决维迦困惑的同时,也希望各位男士能转发给你身边的她!
乳房肿块到底是啥?大部分女性在洗澡或更衣时会发现自己的乳房有肿块,我们先别着急紧张,发现乳房长了“包包”,主要有5种可能:
1、正常的乳腺组织女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雌激素的水平会增加,导致乳腺发育加快,乳腺增大。乳腺组织是个硬物,这个在乳房内是比较大的一个圆盘样的,正常可以用手抓到或者捏到。
女性的乳房本身就是凹凸不平的,许多妇女自己发现的肿块只不过是正常乳腺凸起的区域,在月经前,这些肿块会变得更加明显更容易触及。尤其是周期性的双乳胀痛,基本都是由正常的生理周期引起的。所以摸到肿块先不要慌,可能是自己正常的乳腺组织。
2、乳腺增生80%的女性在体检时都会被告知患有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体内激素水平升高,引起乳腺腺体变大,有时会有疼痛,甚至摸到包块的一种现象。
至于这个乳腺增生到底是好是坏呢,目前大多数认为是良性疾病,尤其不少欧美医生认为,乳腺增生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它会伴随女性从青春期发育乃至更年期。
生活不规律熬夜,吸烟,饮酒,咖啡因,压力大;没有生育,没有哺乳,或哺乳时间很短,长期服用药物(引起体内激素变化)等原因都可能引起乳腺增生。
图片来源:医学美图
3、良性乳腺疾病临床上查到的乳房肿块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病变,如乳腺腺病(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结核等。所以说,不要一听名字就黑到了,这些肿块可能是正常滴!
不过,摸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让医生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到底是不是良性的,因为有的早期乳腺癌很像良性的肿块。
4、副乳如果是摸到腋下有一对“肿块”,那更不要紧张了。
人跟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在胚胎时期从腋窝到腹股沟的两条线上有6—8对乳腺的始基,在出生前,除胸前的一对乳腺始基继续发育外,其余是退化了的,因此只留下一对乳房。但如果退化不够完全,有些乳腺始基未能完全退化,就形成了副乳。
如果发现“肿块”在腋窝附近双侧对称生长,没有任何的不舒服且长期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和乳腺增生一样,月经前出现胀痛感,月经来后胀痛感消失,那多半就是副乳了。一般女性的副乳不会很明显,不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
5、乳腺癌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有可能会在乳房中形成一定的团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一个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8-1/7。
如果你摸到乳腺有肿块,乳房出现了橘皮、变硬等改变,医院做专业的检查!
乳腺增生会癌变吗?80%的女性都有或轻或重的乳腺增生,那乳腺增生会发展为乳腺癌吗?据临床数据表明,95%的乳腺增生为单纯性增生,不会癌变。
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绝经之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明显下降,乳腺组织会相应退化,乳腺增生也会得等到明显的缓解。
部分乳腺增生是不典型增生,这种不典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癌前病变也未必会发展成癌症;就像生活中我们所见所闻一样“乳腺增生常有,而乳腺癌不常有”,乳腺增生可以认为基本不发生癌变。
乳腺增生和乳腺的不典型增生在临床的影像学、病理学检查中可以被鉴别,因此患有乳腺增生一定要到乳腺专科就诊,临床有明确的标准去判断哪些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哪些需要做穿刺病理检查。
和女性一样,男性乳房内也有乳腺组织。虽然男性的乳腺组织基本不会发育,但是男性也可能换上乳腺癌,乳腺癌99%发生在女性,男性则占1%。
患上乳腺癌的临床表现男女几乎差不多,均为肿块、溢液、皮肤改变、乳头异常、淋巴结等,其中有20%的男性患者有乳头内陷、结痂和回缩等现象。
所以,男性朋友们如果发现自己乳房出现了异常或成了“大胸弟”,医院检查。
日常怎么检查肿块?20岁以上的成年女性,建议每月一次自检,自检的时间建议在月经结束后的第一周。
一看:
面对镜子,双手下垂,仔细观察乳房两边是否大小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乳头有无溢液或溢血,有无像橘子皮一样的皮肤改变;
二按:
左手上举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手指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三四圈),至全部乳房检查完为止。用同样方法检查右边乳房。
三躺:
平躺下来,左肩下放一个枕头,将右手弯曲至头下,重复“按”的方法,检查两侧乳房。
四查:
除了乳房,还要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肿大。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压挤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
体检单上怎么表现的?乳腺癌虽然发病率最高,但死亡率并非最高。
很多早期的乳腺癌往往是通过筛查体检发现的,由于发现得早,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大大地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所以除了每月的自查,建议女性朋友们养成一年一次体检的好习惯。彩超、钼靶、磁共振等检查都能诊断出乳腺疾病。
做完体检后,也不要被报告单上“结构紊乱”、“低回声”、“出现淋巴结”,“形态不规则”吓到了,我们该如何看待体检报告单上的数据呢?
表1.三种乳腺疾病影像学比较
表格来源:医院
大家可以根据报告中术语,初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B超报告上出现的“结构紊乱”其实是普遍现象,正常女性的乳腺结构很少有整整齐齐的。
低回声的结节也很常见,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良性肿块一般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则更丰富。
边界清楚,一般说明肿块没问题,边界不清楚则是不太好的信号。
一些女性看到“钙化灶”就会很紧张,实际上“钙化灶”也有良恶性之分。
腋下出现淋巴结通常也是正常的,身体各处都有淋巴结,关键看淋巴结的结构是否正常。
再看表2,这是另一个判断肿块良恶性的重要工具,美国放射学会(ACR)创立的BI-RADS分类评价标准。
表2.BI-RADS分类
表格来源:医院
BI-RADS1-3级为良性的多发结节,理论上不用做手术,定期观察随访就可以了,因为反复手术刺激乳房,反而会增加患乳房肿瘤的风险。
4级为可疑恶性,必须重视,可能建议进一步做穿刺活检。
5级基本考虑倾向为恶性。
6类基本确认为恶性。
普通患者可直接看这个超声印象,不用因为专业名词术语导致恐慌情绪。
不过就算得了乳腺癌也别害怕,毕竟乳腺癌是目前治疗方法最多、效果最好的实体肿瘤之一。
生活中如何预防乳腺疾病?乳腺增生和乳腺癌虽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一旦患有乳腺增生,就应该调整情绪、作息、饮食、生活方式,预防病变。发现可疑的变化时,医院检查。
一、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生气和劳累会加重乳腺增生;
多运动,女性从年轻开始就应该控制体重;一项研究表明,绝经后肥胖者也较正常体重者乳腺癌发病率高;
少抽烟喝酒,长期饮酒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升高;
控制雌激素的摄入,慎吃避孕药、蜂王浆,不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
可以适时补充维生素D,能起到一定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母乳喂养可降低乳腺癌风险。
二、定期体检
建议35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乳腺癌检出率可达到85%;
40岁后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
三、定期乳房自检
再重复一遍刚才讲到的一看二按三躺四查的自检方法。千万不要乱相信网上的“去除包包”、“胸部保养”的手法,别乱按摩、乱用药。并没有科学的按摩手法能让你的肿块消除,对于乳腺癌,按摩的话还有副作用哦!定期自检和体检,是最好的预防手法。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