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画中三千界特展慈圣太后和她的画家

文博时空作者黄君度首都博物馆“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展”中的重磅展品有明代慈圣皇太后(明神宗朱翊钧之母)敕造水陆画等。所谓水陆画是专门为水陆法会而绘制的多轴画作,在举行法会时张设以供信徒瞻仰,其渊源可追溯到著名的“出家天子”梁武帝。作为明代佛教绘画艺术的珍宝,慈圣皇太后敕造水陆画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是谁在画这些仙道人物?如何评价它的艺术价值?

《慈圣太后款水陆法会缘起图》,上部描绘梁武帝问法于志公和尚,来源:首都博物馆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的王启元研究员认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艺术。明世宗嘉靖喜欢道教,对佛教不重视,而到了万历朝,在慈圣太后的推动下,佛教得到很大复兴,慈圣太后敕造水陆画落款是万历己酉年。万历朝之佛教绘画,自然也较盛唐两宋之昌明隆遇,有不同的现实与优势,方能别开生面、自成一家。

“我们看到的这一堂水陆画,实际上是金字塔的尖顶。它下面还有很多因素在推波助澜。晚明许多精英人士,民间的、宗教界的、宫廷的,共同参与进来,最后达到这样一个宗教艺术的高峰。”王启元说。

“九莲圣母”的诞生

明神宗生母慈圣李太后(-年)虔信佛法,礼敬紫柏、憨山德清等高僧。其崇佛活动大至兴寺造佛、修桥造路,小至助刻佛经等,无所不备,汲汲营营。万历十四年(年)围绕慈圣太后发生了一桩有趣的祥瑞事件。太后所居宫内秋日出现“瑞莲”,万历皇帝因此邀约辅臣观赏题咏并命工绘制《瑞莲图》,据说其中人物是依照慈圣太后容貌制作的菩萨圣像,经勒石印刷,颁赐给天下寺院供奉。由此,李太后被奉为九莲菩萨、九莲圣母。

慈圣太后对佛教艺术有着极高的崇敬和兴趣。在她的推动下有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在创作,佛教绘画在晚明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繁荣。她对绘画的审美品味对当时佛教绘画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佛教艺术的创新与成熟。

《Guanyinasthenine-lotusBodhisattva》(九莲菩萨画像)来源:大都会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shibuluo.net/nbzy/10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