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老年皮肤病高发,如何拒绝皮肤瘙痒

点蓝字“老王哥健康咨询频道”可订阅!

春季老年皮肤病高发,如何拒绝皮肤瘙痒?

医院皮肤科负责人王强

“老年皮肤瘙痒症”中医称为风瘙痒。在我国老年人口中,患病率达10%以上,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晚间瘙痒比白天严重。此病主要是由皮肤干燥所诱发。皮肤内分布着皮脂腺和汗腺,其分泌的皮脂和排泄的汗液,可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膜,此薄膜可减少皮肤水分蒸发,使皮肤保持润滑、柔韧。随着年龄增长,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功能会逐渐衰退,使皮肤表面的皮脂和汗液逐渐减少。

在春天,由于气候寒冷、干燥,皮肤血管收缩,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功能减弱,使皮肤干燥加重,促使皮肤内分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蜕变老化,并向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发出异样的刺激信号,从而出现瘙痒的感觉。

春季老年皮肤病高发,如何拒绝皮肤瘙痒?——医院皮肤科负责人王强

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内脏病变或外界物理化学等因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其主要病因如下。

1.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黄疸性肝炎;胃、肠、膀胱的机能的失调;子宫或卵巢的器质性病变及甲状腺疾病等所致的内分泌功能失调,使皮肤中的胆盐、胆汁色素、尿素或其它代谢产物增多,刺激皮肤而发生瘙痒。

2.神经系统障碍。老年性大脑动脉硬化,脊髓痨及全身性麻痹等神经病病人、精神紧张或焦虑不安的老年人常自觉局限性或全身性皮肤瘙痒。神经官能症的病人幻觉皮内有虫而感瘙痒。

3.病灶感染。体内有慢性感染性病灶长期存在,如慢性胆囊炎;龋齿及牙龈炎等;老年性的慢性前列腺炎或膀胱炎。

4.外界温度的影响。温度的改变如被褥太热,或突然受到寒冷的刺激均可致痒,机械性摩擦亦可致痒。

5.物质刺激。消毒剂、杀虫剂、染料等物的刺激;植物、花粉、或分解的表皮细胞等致敏物质都能使局部皮肤瘙痒。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因湿热蕴积肌肤,闭阻不通,另外又因老年气血二亏,尤血虚肝胆,生风化燥,肌肤失养而致。

临床表现

老年性皮肤瘙痒病多在冬季发病,往往以晚间为重,常在脱衣入睡时发生。主要是阵发性皮肤瘙痒,难以遏止。患者常因此而连续地、强烈地搔抓至皮破血流,发生疼痛时方才住手。瘙痒时间短则数分钟,长的可达数小时之久。由于过度频繁地搔抓,皮肤呈现抓痕、血痂、久则皮肤肥厚、粗糙、色素沉着,甚则湿疹样变。患者皮肤除自觉瘙痒及瘙痒所致的继发性皮肤损害外,一般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由于夜间瘙痒,常因睡眠不好而引起白天精神不振、头晕乏力。情绪激动、寒风侵袭、衣物摩擦等各种影响皆可引起瘙痒或使之加重。

治疗方法

穿衣:应该选用宽松的纯棉或真丝的内衣、内裤,不宜穿化纤材质,因为化纤成分贴身穿容易产生静电,在人体周围可产生大量阳离子,可使人体皮肤的水分减少,皮屑增多。

饮食: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禽蛋、鱼肝油等食物。因为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可出现鳞屑或棘状丘疹。应避免吃辣椒、葱、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酒和浓茶。

洗浴:尽量减少洗浴次数,每周洗1次即可;水温不宜太高,过热的水会将皮肤上的天然油脂成分彻底洗掉,而这种天然油脂成分比浴后使用护肤品化解干燥要有效得多;不要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或药皂,应选择中性的护肤浴皂;不宜用力搓擦,避免搔抓;浴后应当在皮肤较为湿润的情况下,在身体各部位涂上润肤品,有助于润肤成分吸收,在那些易发生干裂的身体部位,可使用凡士林“封住”皮肤,减少水分的蒸发。

用药:本病治疗应注意去除发病原因,对所有的病症分别采用内服药物或外搽药物治疗。

1.镇静药物。本病往往剧痒难眠、烦躁不安、可内服安定药如安宁0.2克,一日3次;安定10毫克,一日3次;10%溴化钠0.6克,一日3次;甚或用安眠药鲁米那0.02克,一日3次。

2.抗组织胺药物。常以抗组织胺药物减轻痒觉,可用非那根12.5毫克,一日2次;新安替根25毫克,一日3次。扑尔敏4毫克,一日3次;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加25%葡萄糖20毫升稀释后静脉推注,一日1次。

3.内分泌制剂。老年瘙痒病人可试用性激素,女病人用乙烯雌酚4毫克,一日3次;男病人用睾丸素10毫克,一日2次.

4.维生素类。皮肤干燥的患者可服用维生素A2.5万单位,一日3次;维生素B毫克,一日3次;维生素C0.3克,一日3次;维生素B毫克,一日3次。

5.局部外用止痒药。常用的外用止痒药含有石炭酸、薄荷脑、麝香草酚、樟脑、煤焦油溶液等,可配成洗剂、粉剂、霜剂各种剂型。如氧化锌洗剂,炉甘石洗剂,0.1%去炎松,0.2%倍他美松,0.%醋酸肤轻松软膏。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的皮肤干燥,可以常洗糠浴或淀粉浴,或搽润泽皮肤的含水软膏或10%尿素软膏。

6.针灸治疗。针刺穴位取曲池、合谷、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风池、委中,女阴瘙痒加用阳陵泉,肛门瘙痒加长强,中极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7.中医药治疗。本病依据临床症状辨证用药、湿热证见皮肤瘙痒、抓痕处结脓痂,小便黄浊、舌苔黄腻,方选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2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地肤子10克、泽泻10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用;血虚肝旺证见皮肤瘙痒,口干苦,易烦易怒、夜不能寐等症,方选地黄饮子(当归12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制首乌20克、玉竹10克、珍珠母10克、生牡蛎15克、秦艽10克、苦参12克、蝉衣6克),每日一剂,煎水分二次内服;另可用三黄洗剂外搽,药取大黄、黄柏、黄芩、苦参粉末各等量,上药10~15克加入蒸馏水毫升,医用石炭酸1毫升,每日外搽患处,一日4~5次。

8.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瘙痒:

方法:

(1)穴取尺泽、肺俞、曲池、合谷、足三里、血海、膈俞,点刺放血;可以用一次性点刺针或梅花针,点刺后拔罐,以负压的形式,逼迫出血,3-5天一次,一次的出血量总的在30-50毫升。

(2)用艾条灸患部刚才点刺拔罐的部位2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体会:

尺泽为手太阴肺经合穴,肺俞,肺主皮毛,皮肤瘙痒必取之。足三里、曲池、合谷均属阳明经,善于开泄。血海属足太阴脾经,主血分病,足三里、血海、曲池、合谷用泻法,以疏风邪而清血热。膈俞为血之会穴,风热毒蕴于血分者,尤宜取之。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梅花针叩刺患部皮肤,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艾灸可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燥湿除寒,促进血液循环。梅花针(皮肤针)与艾灸合用,共奏良效

预防措施

1.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引起皮肤瘙痒的相关内脏疾病,调摄内分泌功能,去除体内感染病灶。

2.保持精神舒畅。排除和治疗神经系统障碍,舒畅情志,保持精神愉快,不焦不虑。

3.避免刺激。避免不良因素对皮肤的刺激,居室或周围的环境冷热适宜,清除过冷或过热因素对皮肤的影响。

4.保持皮肤清洁。不用碱性很强的肥皂等洗浴,对皮肤上的污物尤化学性污染物,过敏原等应尽快清除,避免由此刺激皮肤引发瘙痒。

5.注意饮食营养。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A、B、C等瓜果蔬菜。避免食用烟酒、辣椒、或油炸等辛热刺激性食物。

6.穿着适宜。衣服着装宜宽松柔软,不穿毛织品及羽绒制品。

小贴士:皮肤瘙痒日常护理

注意日常通风:新鲜的空气对皮肤瘙痒患者来说非常的重要。早晨起床开窗通风,一般情况下开窗20—30分钟,室内空气即可更新一遍;

心理调节: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会给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如不及时进行调解,会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而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抑制消极情绪的发生,提高自己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减少细菌的入侵;

注意补水:如果感到口渴才喝,人体就会处于极度缺水状态,一定会从皮肤中吸取水分,皮肤缺水就容易导致瘙痒,因此最好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好习惯。

医院皮肤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曾在吉大二院进修,跟随国家级教授李福秋、姚春丽等学习一年,对痤疮、银屑病、白癜风、脱发、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湿疹、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有丰富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尤擅长对睑黄瘤、色素痣、皮脂腺痣、皮肤肿物等手术切除及美容缝合治疗,疗效显著

老王哥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
白癜风能不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shibuluo.net/nbzy/2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