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脆弱的,也是无常的,人们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忽略这一点。但在直面生命的变故时,该有的悔恨、该流的泪水,就是曾自欺欺人的代价。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发生在驻外人身边的故事:
医疗卫生条件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非洲生活环境的原始及当地人落后的卫生意识,注定了驻外人必须打起精神、提高警惕,保障自己的健康。
我国对出境人员传染病预防、疫苗接种有相关规定:
一、按世卫组织规定,接种黄热病、霍乱等疫苗;
二、按对方国家要求,对准备出行者接种疫苗:如美国一些州要求入境者接种麻风腮(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俄罗斯要求接种白喉疫苗,有的国家则要求必须带抗疟药物等;
三、建议去往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和地区人员,接种霍乱、甲肝、伤寒等疫苗,并随身携带抗疟药物;去澳大利亚、欧美等发达国家,要接种麻疹疫苗;去非洲要接种黄热病、登革热等疫苗。
出国人员如果忽略了离境前的健康检查、免疫接种,可能在目的国口岸因无《国际预防接种证书》被拒绝入境,在国外患黄热病、霍乱、疟疾等地区性传染病的可能性会加大。
以下列举了几项非洲国家常见传染病:
1、艾滋病AIDS
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免疫系统受到破坏,许多伺机性疾病攻击,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征,非单纯的一种疾病,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
艾滋病不是非洲特有,但在非洲相当一部分落后地区,人们讳疾忌医,总是千方百计加以隐瞒,导致非洲艾滋病感染率居高不下。
如何防护:洁身自好,杜绝不安全性行为。
2、疟疾
每一分钟就有一名非洲儿童死于疟疾
疟疾虽不是非洲特有,但在非洲的杀伤力十分可怕,每年死于疟疾的非洲儿童不计其数。
许多驻外人都有过感染疟疾的经历,由于疟疾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往往不知不觉就得了疟疾,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非常高。
如何防护:服用防疟药,使用蚊帐,一旦感染,立即治疗。
3、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之殇
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
病毒可通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
如何防护:不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等污染物品及用过的衣裳、床单、被罩等。
4、丝虫病
丝虫感染成病需有一个积累过程,长期工作生活在非洲的驻外人要引起注意。丝虫病通过蚊子传播。
一旦感染非常麻烦,虫子会在体内成长,没有药物可以杀死造成堵塞的成虫,除非手术取虫,或等待几年后虫子自然死亡,但在此之前危害就已经形成。
如何防护:使用蚊帐、防蚊液、防蚊膏,一旦感染,及时治疗。
5、血吸虫病
大家对血吸虫病一定不陌生,中国目前有专门的防治血吸虫病科,但非洲的血吸虫病与中国不同。
大部分非洲疫区仍是血吸虫病处女地,没有防治措施,流行非常广泛,基本上有水的地方就有血吸虫,海水除外。如果夏季去河里游泳,很有可能会被血吸虫感染。
如何防护:水烧开再使用,不要下河,感染后及时治疗。
8、黄热病
黄热病(yellowfever)是黄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呈地方性流行。由于黄热病的死亡率高及传染性强,已纳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之检疫传染病之一。
如何防护:防蚊灭蚊,预防接种是防止暴发流行和保护易感者的最有效措施。
以上。
生命的巨变是一瞬间的,我们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虽说我们“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总归会“尘归尘,土归土”,但面对生命的逝去,真能做到淡然?
父母、妻子、亲友,哪一个不会肝肠寸断,悲从中来?
人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们已经或总会为人父、为人母,但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虽然驻外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要满世界奔跑,但出门在外,一定要爱惜身体,生命的逝去固然可惜,但更可惜的是这一切原本可以避免。
为了自己,为了所爱的人,请一定好好保重。
内容来自驻外之家,由本平台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