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备课教案七下中国历史第12课宋元

白癜风专家崔永玲 http://www.ykhongye.com/
◎文/编乌江七下中国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的批注式教案

01学习目标

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交通网络本课共三个子目。分别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02

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炮竹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那么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呢?“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宋代的市井生活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探究竟。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03第一子目繁华的都市生活

学生先阅读课文,思考著名的大都市有哪些?社会生活有哪些表现?1、著名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老师具体讲解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多次举办庙会。2.社会生活具体表现:瓦子、勾栏、杂剧、节日先讲瓦子、勾栏。(学生阅读课文,自己找出什么是瓦子、勾栏?)提问:让学生学会穿越,假如你生活在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想象一下你在瓦子都可以进行哪些休闲娱乐活动?再讲宋元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出示图片:你能猜出这些杂剧艺人在做什么吗?(看课文P56)让学生回答。最后讲节日风俗。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学生看课本P56页)相关史事。学生阅读课文,看有哪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学生齐朗读诗: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什么节?春节燃放爆竹。现在每年春节放鞭炮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元宵节赏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端午节

04第二子目宋词和元曲

学生先阅读课文。思考词的含义、词的形成与发展、词的内容。(1)词的含义一种新体诗歌,句子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2)词的形成与发展唐代已经出现,五代到两宋得到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3)词的内容开始多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具体有哪些代表人物、作品及风格?老师事先准备一个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老师出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并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清照简介生活于两宋之交,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章丘区)人。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李清照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朝,词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名家辈出的原因是什么?就时代背景考察,两宋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文娱之勃兴……为词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最充分的社会条件。就美学因素考察,诗这种体裁,由于形式过于整齐,有时难免影响了它的表现力……词正弥补了这种不足。它可以用各种长短句或疏或密、灵活多变地表达深长、细腻、丰富的情感。——《中国文学史》学生充分讨论后回答原因:1、都市经济发达;2、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3、词灵活多变,利于抒发个人的情愫;4、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诗词表达感情。最后讲元曲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元曲的组成、杂剧的含义及代表人物?(1)元曲的组成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2)杂剧的含义杂剧是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

05第三子目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阅读课文P58页的最后子目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思考:《资治通鉴》的作者(朝代)、书名含义、体例、内容和地位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再补充讲解。《资治通鉴》(1)性   质: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2)内   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3)书名含义: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4)地   位: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附图片)

06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有很多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传统节日习俗流传至今二、宋词和元曲宋词特点:新体诗歌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特点:综合性艺术著名戏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感谢您阅读乌江说教育的文章。如果你喜欢这方面内容,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shibuluo.net/nbly/11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