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1819年大恐慌是由土地泡沫的破灭

白癜风全套检查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1/6320412.html

百家原创作者:星乔看历史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家号星乔看历史,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述的是美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在年开始执政的门罗政府标志着“弗吉尼亚王朝”走向成熟和辉煌,那是个让人“感觉美好的年代”由麦迪逊开启、门罗延续的“美国体系”让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享受着一路狂奔的快乐,人们憧憬着美好的幸福永无尽头。然而,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美好的年代”在年戛然而止,它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撕得粉碎。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也叫“年大恐慌”那么,这次危机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要探究危机的来源,应该搞清楚的第一件事是联邦的移民和土地政策。年,美国走出了“年的战争”,欧洲也走出了拿破仑战争,大西洋两岸都进入休养生息求发展的状态。英国的工业革命渐渐进入全盛时期,商业资本迅速转化为工业资本,对棉花等原材料的需求大增。与此同时,欧洲大陆却遭遇了几个寒冷的冬天,粮食产量骤减,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英国和欧洲对棉花、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急需直接促成了美国战后的繁荣。

在欧洲,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把更多的农民驱离土地,爆炸式增长的人口让过于拥挤的城市生活更加悲惨,还有为还战争债而征收的高额税赋。在美国,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廉价、肥沃的土地,没有国王和贵族,没有兵役,没有言论审查,没有政治迫害,没有宗教歧视,没有高税收,这一切都向人们描绘着一个人间天堂。如果你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英国人,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当然是移民啦!那时候,移民美国不需要护照,不需要签证,不需要健康证明,一封介绍信足够了,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要,下了船,海关连你的名字都懒得问,数数人头就放行。没人关心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没人关心你在哪里落脚,你只需跟着自己的梦想走向远方的田野。

好了,一边是欧洲的需求推动农产品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一边是大批移民潮水般涌向中西部,这两件事到最后变成了一件事:土地。新大陆最不缺的就是土地。“路易斯安那购地案”为美国增加了万平方公里,还记得联邦政府是用多少钱买来这块地的吗?6亩4美分。为了鼓励西进,从杰斐逊起,联邦就开始廉价卖地,甚至免费送地。那时候,西部印第安人的势力比较强大,他们又有英国的支持,西进还是有风险的。“年的战争”彻底摧毁了印第安人的反抗,他们被赶进狭小的“保留地”,联邦政府可以无所顾忌地卖掉本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了。到门罗执政时,国会卖地的价格是每亩0.33美元(相当于年的大约40美元),够便宜了吧?大家还不满意呢,因为国会不按“亩”卖按“批”卖,一“批”是亩。

也就是说,你最少要买亩地才能拿到每亩0.3美元的价格。单价低,但总额不低,一般人一时半会拿不出那一千多美元(当时一个人工作一天挣大约5美元)。谁买得起呢?土地投资商、开发商或投机者,他们的背后是银行。他们买了大片土地后把它分成小块,以更高的价钱转卖给个人。后来,国会顶不住选民的压力,把土地价格降到每亩0.21美元,把最低“批”量先减到亩又减到亩。这下,几乎所有的人都能买得起了,不再需要中间商。你也许会喊:国会万岁!但是,先不要高兴得太早。

中间商看上去可恶,却是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首先,他们在转卖之前一般会对土地进行规划和改良,修建基础设施,无数的城市和村庄都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他们是城镇化的主力。其次,中间商提高了地价,限制了小买家的购买力,也限制了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中间商本身的信用和对市场的预期能力远远超过小买家,从某种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但现在,所有的人都买得起大片土地,农产品价格飙升又让所有的人觉得只要买地就能赚钱。土地不再是用来种的,而是用来炒的,人们争相借钱买地,土地债从年的万美元上升到年的万美元,那被贪婪点燃的欲望让整个国家陷入炒地狂潮。“年大恐慌”说到底就是由土地泡沫的破灭引起的。另外,低廉的地价让人们购买了自己根本种不过来的土地,客观上促成了奴隶制的扩张。

在土地之后,我们需要了解的第二件事是银行和金融制度。年,第一个“合众国银行”(中央银行)被终结。同时被终结的,还有中央银行的融资和监管功能。战后重建急需资金,没有了中央银行,这笔钱从哪借?答案是:私人企业和私有银行。这期间,好几百家私有银行在各州注册。这些银行大多对公众非常友善,不必满足苛刻的条件就能贷到款。它们这样做,一是为了满足“土地热”对钱的巨大需求,二是体现了共和党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的“共和精神”。可是,银行并没有那么多贵金属,它们拿什么放贷呢?办法很简单:印钞票。只要几张纸和一台印刷机就够了。

虽然铸硬币(金币、银币)的权力仍然属于联邦的铸币厂,但各州的私有银行纷纷推出自己印的“银行本票”,代替硬币在市场上流通。“银行本票”是银行保证支付的承诺。比如,银行的保险箱里有价值万的硬通货(如英镑和美元金币)或贵金属(如黄金),它就发行面值万的“本票”,这些本票实际上就是纸币。你任何时候都可以拿着这些票据到银行换贵金属或硬币,银行保证兑现,本票流通凭的是银行的信用。由于纸币或本票用起来很方便,大家又很信任银行,不太可能出现所有的人同时到银行兑换贵金属或硬币的情况。所以,银行发行的本票数额通常高于实际的硬通货存款或贵金属,只要维持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了。那么,问题来了。

战后,大家发疯一样买地,发疯一样借钱,银行也就发疯一样贷款,发疯一样印票子,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贵金属?经济形势一片大好,银行本票畅通无阻,投资还来不及,谁能想得起来去换硬币?但是,由缺乏监管导致的通货膨胀引起了精英阶层的警惕。在他们的努力下,年2月,麦迪逊总统签署银行法案,“第二合众国银行”诞生了,为期20年。年1月,当复活后的中央银行开始履行监管职责时,它才发现,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小编认为这时美国大量印刷钞票,导致用货膨胀,钱就失去了价值,因为没有人给这些钱背书,拿钱就如废纸一样,这样市场不换乱才怪,市场一崩溃,整个金融体系也跟着崩溃了。好了,今天的历史文化知识就分享到这里,感谢各位阅读。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shibuluo.net/nbzz/9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